又到五月節,傳統上,這是春夏交接的分界線,過了端午,也正式踏入夏季,故有「未食五月糉,寒衣不敢送」之說。
不知大家有沒有吃糉子的習慣?小時候,端午節是一年中最忙碌的節日之一。只要看見洗澡的紅A膠盤都被用來浸糉葉,洗面的圓盤就分別浸著糯米及綠豆邊,灶頭堆著如山火紅色的鹹蛋黃,加上雪櫃裡的保鮮格放了用五香粉醃好了的肥膘肉,我們就知道,端午節來了。
跟食友們談起,只要家裡有自家製的糉子,也會各自有一套「黃金比例」。我家的糭子,除了糯米,也會放綠豆邊,比例是三比二。餡料是肥膘肉一件跟鹹蛋黃半只,如果用來送人的幾只「豪華版」,會加入冬菇、元貝及蝦乾。這樣做起的糭子,口感鬆化,清香可口。近年市面上興起各式豪華餡料的糭子,如燒鵝、鮑魚、魚翅甚至燕窩。但我覺得絕對是「超錯」!因為好吃的糭子,只要糯米及綠豆邊的份量下得對,加上鹹蛋黃的油份及肥膘肉的油脂甘香,加一點大孖頭抽,又或是一點白砂糖,無論鹹食甜吃俱宜。
吃過各式市面上的糭子,很多也不滿意,略接近的版本就是銅鑼灣的森記粥麵專家(銅鑼灣波斯富街88號地下 2808-1838)。最喜歡就是早上時段來吃,一碗皮蛋瘦肉粥再加一只鹹肉糭,只是25元,很划算。
家母就在幾年前的端午節離開我們。吃著這條綠弄邊不夠多,肥膘肉及鹹蛋黃的油份也略嫌不足的糭子,更令人懷念那已隨風而去的味道。
「加一點大孖頭抽,又或是一點白砂糖」跟糭子最襯了,但我喜歡兩者都加,既咸又甜,最妙!近日吃了許多糭子,大家都喜歡在車品品買的,簡簡單單的鹹肉糭。
回覆刪除是的,車品品的糉子,簡單而好吃,長年也有得供應,非常不錯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