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

老麥與我

﹝轉載自KC於經濟日報撰寫之專欄文章﹞

無可否認,就算你身邊有幾多「麥當奴」,一提這個名字你也只會想起賣漢堡包的老牌美式快餐店。原因除了其實這已是陪了我們三十多年的熟悉名字,其分店也「總有一間在左近」,還要很多也是廿四小時營業,早晚都會見面以外,我想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會在這裡有一點集體回憶。



當中當然包括筆者這裡「後六十後」的中年人。小時家裡不是富裕,在長時期也可以吃過不停的發育期,這裡的巨無霸是市面上唯一可以比較滿足到胃納的東西。三層麵包兩層牛肉還有幾塊芝士,加上幼身薯條及杯裝無氣可樂,就是一頓簡單的饗宴。到出來做事,食物選擇多了,但工作時間也跟著拉長。加班的日子常吃最便宜的漢堡包,旨在「頂肚」,回家吃老媽留下的飯菜及湯。直至年紀較大,老實說這裡的包已很久沒吃,但來光顧的次數卻還不少,很多時來吃個雪糕新地,便宜方便快捷又消暑。又要作跑步比賽的清晨來吃個加滿蜜糖及牛油的熱香餅,怎能不充滿力量?



最近給公關公司拉了來參加這裡新產品的發佈會,除了搶先的看到其McCafé的新裝潢外,我最有興趣的還是吃的部份。扁平的傳統型狀熱香餅會製成夾餅模樣,液體糖漿會以糖粒的形態放在內。吃起來外脆又香口,很不錯。還有那香甜的咖啡朱古力蛋糕,不狂好甜吃的我只能抵受林明頓蛋糕大小的劑量,甜牙齒必能輕易的幹掉一整件。

還有Tiramisu鮮奶咖啡及店內的免費wi-fi,大家不難會發現行將「自儸」的我會不時在這裡出現。

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

粗菜細做

〈撰自KC在報章上的專欄文章〉

不知大家會不會覺得英國是「沒有什麼好吃」的地方,談起英國菜就只有炸魚薯條?但其實談起英國立即想起的食物也多得很,如淋滿肉汁的Yorkshire Pudding、又鹹又濃的marmite、總不好吃的kipper,甚至大家時常吃到的喼汁(Worcestershire source),其實也是很正宗的英式食物,當中當然還包括haggis。



很難用中文去翻譯haggis,其實是一個將羊肉及羊內臟打碎,混和洋蔥、穀片、香料及肉汁再釀在羊腸之內,拿去浸煮幾小時至全熟。上檯時是伴以黃蕪菁泥及薯蓉再淋上肉汁進食,是那邊很普及的酒吧食物。當筆者還在英倫遊歷的時候就吃過幾次,印象總是不佳。覺得羊雜口感鬆鬆散散,濃濃的醬汁質地曖昧而味道也不鹹不甜。不過還好很多時也在酒吧喝到半醉時才吃此味,麻醉了的味覺要求是比較偏低,不知不覺也會吃清一碟。



上週受文華東方之邀去了The Chinnery(中環干諾道中5號香港文華東方酒店1樓 2825 4009),當天的主題就是到訪的蘇格蘭著名酒店Gleneagles的餐牌。在公共傳媒部大員安排的四道菜餐牌中,除了很多當地時令菜色如三文魚燴羊肩外,當中的前菜就是這一味haggis。當然在Gleneagles的大廚巧手下,haggis保留了其正宗風味之餘,卻又細緻非常。味道鮮濃而配上的肉汁也清香,至少令我對此味正統英國菜的印象挽回不少分數。



粗菜細做,有時比什麼貴價的食材更能體驗地道風味,卻又不失粗糙。

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

老字號,新發展

﹝撰自KC在報章上的專欄文章﹞

在眾多的東南亞菜系中,相比起星馬菜、泰國菜及印尼菜,本地越南菜的表現可算是相對失色。早期同業是靠一眾本地橋胞去開展,九龍城是泰國人的小社區,那裡的泰國館也做得有聲有色。尖沙咀的重慶大廈一帶在印巴籍同鄉的努力經營下,那裡的印度菜館是又多又正宗。但越南菜又如何?相信大家印象會頗模糊。



大角咀的老趙越南餐廳(佐敦文苑街25-27號地下 2384 2143)是本地最具歷史的越南菜老字號了,那裡的黃金蟹餅、越式春卷及鹵水排骨湯河都是筆者至愛,原來那區就是早期越南橋胞的聚居地。跟店子的少東Patrick談起他父親老趙創立店子的經過。本是由賣街邊檔的越式粉麵做起,因為用料佳味道好,廣受街坊歡迎。到後來入了舖,老趙的幾名子女也加入幫忙,再發展其他菜色,到了今天還是穩坐本地越南菜的龍頭首位。



這個老字號最近也開拓了新線路,就是其在灣仔的新店子悅木(灣仔莊士敦道22號York Place 1號舖 2866 0013)。裝修時尚雅致,對象明顯是附近生活的中產人士。餐牌上除了保留幾味老趙的招牌菜,還加入了在香港少見的地道越南菜式如檬要、濱更、banh xeo(越底煎米餅)等。有時最怕老字號在開拓新品牌時在食物上會完全變質,筆者短期內在這裡吃了兩次,還好水準仍然甚高。

最高興的就是看到老字號有不錯的新發展,憑其雄厚實力再展新姿,這樣本地餐飲業才會向前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