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

原味為上

(撰自KC在報章上的專欄文章)

不知大家有沒有養成了濫下各種調味料的習慣?這個情況在吃中菜時最為嚴重:吃乳豬就必定要有砂糖及海鮮醬,見紅燒翅放在面前就要去找浙醋。吃白切雞必點薑蓉,炸子雞當然要有淮鹽了。見侍應拿來一碟喼汁又或是沙律醬,大家都知道下一味不是椒鹽鮮魷就是酥炸蟹鉗。有時就算吃高級西餐廳都是如此,無論菜式是什麼材料是什麼,前菜也好湯也好主菜也好,蔬菜也好魚也好肉也好,侍應總會拿著那支大大的「黑椒棒」去問大家要不要點來調味。




筆者的習慣是在還未嚐食物的味道之前,是不會下任何調味料的。因為廚師應該已給食物充分調味,如果食客吃過覺得味道不夠,才另行再添加。慣性的去為食物增味,尤其在未吃食物之前,其實不太適合。最欣賞就是在日本吃鮨店時的經驗,頂級的壽司師傅會給每一件壽司適當的調味才會拿到客人面前,一般而言是什麼也不用添加,就已經是食材在味道上最好的演繹。



最近在新同樂(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商場4樓D號舖 2152 1417)辦過四圍的飯局,那裡的對調味料的應用就相當恰當。吃淮花鮮魷時沒有沙律醬,百花釀乳豬時不見海鮮醬,炸子雞又會有淮鹽相襯。之後跟大廚 陳勇 先生談了幾句,他這個做法就是想將食物的原味帶到客人面前,不想給多餘另加的調味料影響到味道。



當然可以有此做法的,除了對食材本身質素的要求,大廚的廚功、信心及能力也是考驗。是晚菜式在味道上不會因為欠缺了調味品而失色,米芝蓮三星榮譽是實至名歸的。



(相關的食評文章,請按此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